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法。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作业
折一折、剪一剪。自己做一个风车送给好朋友。
板书设计图形的拼组
教学反思:
课前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互相展示。从最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入手,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折叠,共同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并让学生画长方形和正文形,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并结合实物增强想像、理解,从中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概括归纳能力,并重视学生语言描述,然后引导交流形成规范语言。
另外,本节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鼓励性的语言用的太少,对学生的作品要有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从“多、好、新”三方面评价学生.并且在黑板上开辟一块展示区,写上小组号。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二)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图形之间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6、提问: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如果这2个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的,还能这么摆吗?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能过拼、摆、剪对过去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有了更多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自由拼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各种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充分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出示随堂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对学生解答不全面的地方给予帮助。
本节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是否要限制学生用基本图形的个数还值得探讨。
2.要将“图形”和“图案”的概念分清楚。学生在拼图形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拼出的'是图案,一部分学生是用小图形拼出了大的图形。如果在这个时候,我适当的加以引导,可能学生能很快的被引导过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拼组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
能辨认和区别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法。
教学准备:
课件,立体图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三角形”,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砖?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拼组使大家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了新的认识,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立位图形的拼组
教学反思:
在设计“图形的拼组”这一教学内容时,是让学生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学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把几个长方体或几个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立体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所认识,在感悟的同时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拿来的的学具不同,在操作活动中不能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如,学生用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横着摆,可以竖着摆,还可以摞起来摆;用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摆成一个长方体,还可以摆成一个正方体。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通过数小棒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通过数小棒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
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棒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会数100个花生了,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数到90个花生的。
2、请同学们数一数,摆一摆看一看怎么数容易看出结果?
3、出示情景图————接着往后数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再数几个就是100
二、数一数,认一认
1、从90数到100
10个10个数到100
师:10个10师100
2、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
小组活动,动手数出100个小方块
引导:怎么数简便就怎么数
三、圈一圈,数一数
书P24
1、同学们自己动手圈,然后数。
师:我们该怎么圈,才能让数数简便呢?
生动手操作
第一幅图,有4个一捆,5个一根,一共45根。
第二幅图,有3条零7块,共37块
四、练一练
引导,怎么圈数起来简便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
独立完成
先说一说,你想怎么圈,怎么数
再动手完成练习
左图:91个小棒,一个一个地数,得出再有9个就是100。
右图:仿照左图独立操作
五、小结
今天我们再一次感知了100以内的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了“一”“十”“百”之间的关系,还解决了九十几,再填几个就是100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数一数
91再添9个是100
10个10是100
88再添12个是100
设计,数学,单元教学,北师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