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与合数说课稿
质数与合数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数与合数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质数与合数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执教本课时,我设计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究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总之,要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使知识得到内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验操作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正是建立数学概念,逐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质数与合数》是《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
学生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学情分析:
通过因数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特征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经历质数和合数的认识和辨别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能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五、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哥德巴赫在1742年6月7日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到所谓“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与当时的数学家常有书信往来) ,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至今这个猜想还未被证明。大家想知道这个猜想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质数和合数的问题你们就会知道这个伟大的猜想了,好吗?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2、摆正方形
①教师示范用正方形拼摆长方形
师:黑板上有4个小正方形,教师用这4个小正方形拼摆成长方形,有以下两种拼摆方式:
① 长方形
② 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给孩子的活动提供方向。
②宣布比赛规则
师:今天我们开展一次拼摆长方形的比赛,现在用你们小组所拥有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哪个小组所拼摆出的长方形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课前准备的学具: 1组:3个正方形 2组:5个正方形 3组:7个正方形4组:9个正方形 5组:11个正方形 6组:12个正方形 7组:18个正方形 8组:24个正方形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具袋中到底有多少个小正方形,所以在此故意设计了比赛拼摆长方形的不公平的比赛规则,让学生明白所拼摆的长方形的种类的多少是由正方形块数的因数个数决定的,为了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做了铺垫。
③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摆长方形(教师巡视),并将信息记录在表格中。
质数与合数说课稿2一、教学分析
《质数与合数》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最后一个知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为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Internet网上有关质数与合数的相关资源非常丰富也非常有吸引力,这就使本节课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成为可能。同时,我校是全国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早已具有网上搜索、交流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质数与合数》的专题网站,将网络中散落的资源进行整合与集中,便于学生查阅。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根据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过程与学习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经历对自然数的分类和概念揭示,体验数学问题的研究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进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三、教学过程及整合点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根据本课特点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采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景设疑,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如果我们把教室里的孩子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思维活跃,很快找到了各种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情况也就不同。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得到了良好的营造。这时引入我们要研究的课题“质数与合数”已是水到渠成。
(二):网上交流,自主探究
为了给自然数的分类作好准备,我顺势提出要求:请找出你们学号的因数,并发到论坛上。这 ……此处隐藏18183个字……身还有别的因数
奇数1、3、5、7、9 1 3、5、7、11、 9、15
11、13、15、17、19 13、15、17、19
偶数2、4、6、8、10 2 4、6、8、10、12
14、16、18、20
质数合数
(1)、一个质数的倍数,除它本身之外,都是合数。
(2)、偶数除了(0和2)之外,都是合数。
八、教学媒体
本节课教师使用了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将1-20这些数以及质数和合数概念和课堂练习、例题思考过程等都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强悍的呈现力和灵活的交互性,让课变的生动,提高了课堂效率。本课的重点利用纸条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小纸条能很好的让学生发现新知、探究新知。上出有特色的好课。
九、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奇数1、3、5、7、9 1 3、5、7、11、 9、15
11、13、15、17、19 13、15、17、19
偶数2、4、6、8、10 2 4、6、8、10、12
14、16、18、20
质数合数
(1)、一个质数的倍数,除它本身之外,都是合数。
(2)、偶数除了(0和2)之外,都是合数。
十、练习设计
1、开心智力判断,并解释理由
(1)所有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2、智力找朋友
27、37、41、58、61、73、83、95、11、14、33、47、57、62、87
质数合数
4、开心游戏
师:请一位同学说出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找一个人找出和为此数的两个质数。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成功与快乐是学习的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任何成功的言行都要给予及时、明确和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至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质数、合数方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以一个“裁判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同时教师也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质数与合数说课稿11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要说的课题是《质数和合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第一:说教材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教材第59~60页;是学生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每生两张学习资料和课件
第二:说教法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本课我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指导法,把有意义的思考方法和习惯思维放在教学首位,构建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三: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
第四: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已有数学知识经验之上。本着此理念,本节课我主要设计四个教学环节
1、谈话引探,导入新课。
如:我们把教室里面的人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男生和女生老师和学生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等)引出分类标准很关键;又如:我们学习过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它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再次强调分类标准的重要;自然数按照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还有一种有价值的分法。出示课题:质数和合数。它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呢?(这样直奔主题的教学,为学生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利用学习资料很快找出1~12各个数的约数,铺垫探底。然后要求找一个标准给这些数进行分类,怎样分比较合理?(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于有意义的思考。)这样学生很快找到以约数个数的多少分为: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有两个以上约数的三类。教师及时板书出来,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相应的数。这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像2、3、5、7、11这样只有两个约数的数就叫质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每个质数的约数特点概括出质数的意义,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质数的意义自己找出一些质数,找准确了说说找质数的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同样道理,合数的意义就迎刃而解了。紧接着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判断正确了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判断方法,为什么又对又快?(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应用知识、巩固知识。
首先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料,把1~20这20个数按照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进行分类,分类完成之后互相交流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9、15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加强了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然后出示闯关题,有填空、选择、判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闯关成功给予奖励。(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回忆这节课所学知识之后听一则数学信息。歌德巴赫猜想之一: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数(或素数)之和。并让学生了解到这个猜想目前证明得最好的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可惜离成功只差一步便离开了人世。听完后谈感想。(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综观整堂课:自然流畅、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敬礼)
文档为doc格式